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登錄號:KH2006.014.0021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作者:王雙福

材質:底片

年代:約1950年代至1960年代

歷史分期:1946~(戰後)

尺寸:長:4 x 寬:3.5 (cm)

取得方式:捐贈

原收藏者:石麗蘭

登錄號:KH2006.014.0021

藏品描述:圖為神輿繞行王船之餘燼。
在燒王船的祭典後,有過火儀式,也就是踏火。踏火是為了去邪改運。過火前,法師進行持咒安符撒米鹽等,直到火線完成。然後,法師在前頭「開火路」,並恭迎尊神通過,信徒魚貫跟隨其後,以報平安。身體不適或家有喪事的,不能過火,但可以將衣物交由他人協助過火。諸羅縣志風俗志說:「…集資造船,器用幣帛服食悉備,召巫設壇,名曰王醮,三歲一舉,以送瘟王。醮畢,盛席演戲,執事嚴格,跪進酒食,既畢,乃送船入水,揚帆順流以去,…相傳,昔荷蘭人海洋遇夜船,疑為賊艘,舉砲攻擊,往來閃爍。至天明,望見滿船紙糊神像,眾人大駭,不數日瘟死過羊。近年有輿船至水而焚者,以竹伐木,飾以五采紙褙…。」
在鳳山縣志、臺灣縣志、澎湖廳志,也都有類似關於王船祭之記載,可見王船祭是臺灣普遍之宗教祭典。